close

我看了,果然沒看出什麼共鳴。

感想1:原來台灣的酒店的服務可以這樣差。

感想2:代表就像保長,魚肉鄉里,給兒子安排工作。

感想3:樂隊下面的同學揮手沒有一個揮到節拍上的。

感想4:那日本女的身材這樣差,居然還可以當model...

感想5:日本band的男人很醜

感想6:其實整個故事不就是説一封塵封50年的來信,鼓勵了一個迷茫的少年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可能給友子安慰,但是也可能讓她徹底絕望,或者撕開人家心中很久的傷口。有沒有日本人更本沒有關係,有沒有日本band也沒有關係,根本就不需要找個日本人出來橫插一杠。主體要喚醒年輕人的話,追逐夢想的過程就已經足夠了。分了兩條支綫,卻完全不給一個交待,很奇怪。只拍一條綫或者一條爲主,會好很多。在暖場之前,跑去送信,更加奇怪。既然這劇本的邏輯已經很奇怪了,不如乘晚上,把盒子放在枕頭邊。這樣的話,少了多少布景,成本低很多。

感想7:這個鎮很破,感覺上像四川茂縣《---不過這個地方已經毀在地震中。

感想8:我挺喜歡馬拉桑的,有意思。

感想9:那段愛情非常多餘,而且結尾。= = 要言情點,就應該是友子老人家,把信折成紙船,漂向大海。邊上阿嘉來伴奏邊上做他的日本女友,海風吹拂,最後鏡頭是有紙船的落日。現在那個結局,也不是不好,完全沒有意義或者說升華。

感想10:配樂真的不是很好聽,那船也太假了。還不如不拍。

感想11:代表送信還是挺好玩的。XD

感想12:那個日本女演員是咆哮教的,忠孝介是面癱教的。

感想13:那信裏面一口一個戰敗國,雷的我遍體生寒。

感想14:日本女人喝了酒以後。嘖嘖。。。。酒品不好啊。

感想15:對於在台灣的好票房表示驚訝。

疑問1:那個遣返日僑的當兵打扮是土共阿, 國軍的衣服不是草綠色的嗎?

疑問2:48年才遣返日僑?日本人在失敗的時候不是跑完了嗎?還留了不少小孩下來。= = 就算當時國民黨雖然對土共上經常失敗,但是對日本人落井下石還是不難的。

 

總體感想:

衝擊奧斯卡的贏面比大陸大,可能超不過畫皮。但是這個劇本。。- - 和現在日劇水準保持一致。裏面對當年作爲殖民地的美好,恐怕只有本土人才會有所共鳴。老一輩受皇軍教化的老人,加上從老人口中聽到美化過的回憶的小孩。這是屬於他們的共同回憶。至少就我個人而言,被裏面飃出的獻媚給噁心到了。很多台詞還是很搞笑。睡着是不會。但是這麼高票房要歸功給媒體,炒作到大紅。不管是布景,細節,手法上都沒有特別可圈可點的地方。另外,鏡頭的運用非常有民國遺風。XD

另類的總結:我看過的文藝片裏不算很悶的片子。感覺上在抄襲情書。阿,不,算借鑑好了。除了不悶,也沒有特別大的特點,各種運用都不存在需要讚賞的地方。 很多實驗電影和小成本電影比他好看n倍。

這片子大紅,難道是楊德昌死後的迴光返照??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11244wal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